“2024年是汽车营销传播史上并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切片传播、全员传播、自有自媒体传播迅速崛起;生成式AI、多元化营销、IP与圈层营销成为主流。”车问网CEO、四度传播研究院(SAC)™院长修宇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迈入下半场后,不仅消费者观念发生改变,营销模式也在发生改变,众多的新车型同时上市,如何打造差异化正在成为品牌传播思索的关键点。
近日,由车问网、四度传播研究院重磅发布了《中国汽车品牌营销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面对剧烈变化的营销传播环境,通过四度传播研究院(SAC)™积累的全网数据以及专家学者的研究,帮助车企迅速厘清形势、从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中找到内在规律、提供科学的工具,给汽车品牌营销传播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在当下的时代浪潮中,车企之间的“激战之地” 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从传统的线下场景逐步向线上空间全方位拓展。一个极为显著的表征是,众多车企老板纷纷打破常规,主动走到手机屏幕前,亲自开启直播活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车企高管也踏上了“网红化”的转型之路。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高管声誉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中国品牌汽车高管月均传播声量增幅远高于合资品牌的高管。
修宇表示,虽然2024年被称为汽车高管全网声誉传播元年,但从数据上看,这个“元年”的称号在中国品牌汽车高管身上展现得更加清晰,而合资企业的高管们对于个人声誉传播只有少部分在意,多数人仍然按部就班。汽车集团大老板也是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月均声量最高的是最低的285倍。
“一个是与个人的人设有关,另外也与领导人的个人选择和传播节奏有关。”修宇表示。
记者了解到,中国品牌汽车高管月均传播声量增幅远高于合资品牌的高管。2022年中国品牌高管的个人声誉传播数据还仅仅是合资的1.73倍,到了2023年就上升到2.57倍,而在2024年它们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被拉大到8.55倍。
“虽然2024年被称为汽车高管全网声誉传播元年,但从数据上看,这个‘元年’称号在中国品牌高管身上展现得更加清晰,而合资汽车的高管们对于个人声誉只有少数人在意。”修宇表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此前有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流量并不等同于销量。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个人IP的打造有利于成就流量虹吸,因为他们的言行和决策就能够吸引大量的关注和讨论,从而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然而,这种“流量狂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过度依赖流量营销可能会导致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的失衡,从而影响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
喻国明表示,当前营销面临智能技术、游戏化平台和短视频短链思维的颠覆性变革,需掌握情绪价值营销等新能力。核心不变在于以人为中心,持续提供实用、情感、精神三重价值。只有平衡技术创新与人性洞察,才能在流量迭代中兼顾短期转化与长期品牌生命力。
“面对这些变化,汽车营销传播从业者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与无助,急需一个专业、科学的工具作为抓手。面对巨变,四度传播研究院(SAC)™对汽车等多个行业、品牌的传播数据,进行了长时间监测和深度挖掘分析,所研究的方法和结论对各汽车品牌营销传播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修宇表示。
对此,修宇提出了2024年汽车营销传播的十大趋势。第一,品牌的声量同比增长15.48%,竞争加剧。第二,视频的使用在2024年得到进一步加强,视频的数据增长96%。第三,汽车品牌营销传播的舆论环境进一步恶化,汽车品牌的负面声量信息占比平均超过了10%。第四,中国品牌的负面信息相比合资品牌更高,占比超出了合资品牌的2.83%。第五,中国品牌在全网更受关注,平均每个品牌的声量数据是合资品牌的125%。第六,合资品牌在市场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2024年的品牌热度相比2023年下降了51.457%。第七,新能源车的声量数据是燃油车的3.52倍。第八,从四度传播研究院(SAC)™对于12类用户最关注的汽车相关领域的数据总结中可以看到,全网用户对于价格关注度最高,但意见也最大。第九,中国的网民对于目前在售汽车产品的操控、安全、空间都比较满意。第十,汽车业高管的声量传播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根据品牌的不同,最高与最低的差距有285倍之多。
此外,修宇还分享了四度传播研究院(SAC)™对于2025年汽车营销传播趋势的展望,“以用户为中心的深度变革”等10个趋势将会让汽车营销传播变得更加复杂。
具体来看,由于车市竞争加剧,2024年50个汽车品牌月均声量为89.98万条,同比增长15.48%:视频端月均声量为34.81万条,同比暴增96%,显然视频越发成为传播的主要内容形式;50个汽车品牌正面声量占比跌破了90%,只有89.56%,比2023年下降了0.85%,比2022年下降了3.96%,汽车品牌全网舆情环境愈加恶化。其中,27个中国品牌平均正面占比是88.31%,负面高于合资品牌。但是合资品牌在月均声量、互动声量等传播指标方面下滑严重。
新车方面,新能源车是焦点。2024年新能源车的声量是传统能源车的3.52倍,网互动是传统能源车的6.7倍。
“主要原因是作为新生事物,新能源车在营销方面的吸引力远高于传统能源车。”修宇表示。另外,修宇还提到,营销传播虽然不是销量的充分条件,却是必要条件。
“2024年汽车市场新一轮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价格战仍然是汽车企业营销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修宇说道。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则分享了关于在巨变的时代,汽车营销的变与不变的思考。她讲到,随着智能化、电动化浪潮汹涌袭来,汽车营销与传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抑或是营销传播的媒介平台,都在发生着快速且巨大的变化。面对AI驱动、渠道多元的营销新生态,需坚守用户中心、品牌价值与数据决策三大内核,同时推进智能内容生产、全渠道数字化及深度精准营销三大革新,以战略定力与技术创新应对产业变局,实现品牌与时代的共生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