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袁璐)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迅猛发展正促使中国移动互联网继续演绎着不平凡的篇章。近日,智能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在《2024中国移动互联网核心趋势报告》中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中国月活跃用户超百万的AI类App数量已达到11个。这一爆发性增长表明,AIGC正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新的科技名片。
随着“数智化”的推进,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正展现出“稳中有升、局部爆发、多端协力、数智共建”的发展态势。在这一大背景下,智能终端设备的迅速崛起同样引人注目,尤其是智能电视、智能汽车和智能穿戴设备等,呈现出多端协同的生长趋势。AI的进步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截至9月份,AIGC行业App的月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7913万。其中,豆包、文小言、Kimi智能助手三款App的月活跃用户数更是突破千万大关,分别为用户提供了智能写作、智能对话以及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与此同时,天工、智谱清言等8款App的月活跃用户则在100万至1000万之间,而其余70款App则仍处于50万以下的规模。
这一趋势下,生成式AI不仅强调了技术的实力,更向市场展示了其在日常应用中的无穷潜力。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AIGC都在提供越来越智能化、个性化的体验。这一新兴的智能助手的推动力,来源于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技术的发展。
在技术细节上,生成式AI通常依赖于深度学习框架,它能够通过处理大量的数据来训练语言模型,进而生成符合人类语言特征的内容。这一过程中,变分自编码器(VAE)和生成对抗网络(GAN)等先进算法的应用使得AI在文字和图像生成方面表现更加出色。这些技术背后的神经网络结构,使得AI不仅能够理解用户的需求,也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和生成,极大地提高了创作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为这些AI类App的普及和使用提供了良好基础。根据报告显示,截至9月份,新能源汽车的月度活跃量达到2513万辆,而智能汽车App的活跃用户更是以34.5%的同比增长率达到了9453万。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智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也显示了用户对于智能化应用的广泛需求。
在实际使用场景中,以Kimi智能助手为例,其不仅能智能回复用户日常问题,还能根据用户的偏好进行学习,调整推荐内容,这种个性化的服务使得用户体验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样,豆包和文小言这两款app,在助力用户高效创作方面,展示了AI写作工具与传统写作工具的根本差异——无论是在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还是在创作的便利性上,无疑拉开了距离。
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这一领域还将涌现出更多创新应用,例如,结合AI绘画工具,用户能够借助AI的创作能力,实现个人产品的设计,或是大型项目的创意构思,甚至在家庭娱乐中,AI将助力创作出优质的短视频和音乐作品。
然而,伴随AI的蓬勃发展,也应引发我们对社会现象的深思。比如,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估和使用这些技术所产生的内容,如何在享受便捷与高效的同时保障用户隐私与数据安全等,仍然是当前社会亟待关注的问题。只有在公正与理性的基础上,引导人们合理运用这些技术,才能确保AI的正向发展与人性关怀的结合。
总而言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既是科技进步的现象,也是社会变化的缩影。对于广大用户而言,这正是一个与AI共生、助力自媒体创业的时代。建议大家借助比如简单AI等优秀的AI产品,从中获得灵感与创作工具,实现商业与创意的双丰收。让我们在这一刻,共同迎接AI技术带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