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迅猛发展,短视频新闻制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从文字扩展至图片、视频等内容生成,推动了新闻业的智能化进程。然而,这一切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问题,令人不得不深思。
生成式AI通过自动化剪辑、内容生成,以及合成主播等方式,大大提高了短视频新闻的制作效率与质量。例如,湖南广电的5G视频AI智能剪辑平台可以快速分析社会动态并生成相关内容,令短视频新闻更具时效性与可视化效果。此外,OpenAI推出的Sora模型,更是让用户仅需输入关键词就能生成高质量的60秒视频,让新闻制作变得更加轻松和高效。
但这份繁荣又伴随着不安。生成式AI在短视频新闻生产过程中存在内容新性缺失、准确性风险及同质化隐忧等问题。由于它依赖于已有数据生成内容,很多时候呈现的只是对旧素材的“拼接”,缺失了独特的新意与创新。更重要的是,由于数据学习的无差别性,生成的内容可能包含错误信息,甚至出现虚假信息,给公众的信息安全带来了隐患。
此外,短视频新闻的快速生产也导致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部分内容创作者追随网络热点,未对生成内容进行必要的审核,减少了新闻的多元性与价值。这不仅对新闻生产者带来了挑战,也影响了受众的接收体验。
为了应对这些现实问题,文章提出了几项对策。首先,呼吁各方明确责任主体,维护信息安全。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确保生成式AI的合法合规使用。其次,短视频平台和媒体要强调技术的工具属性,规范算法使用,确保不滥用科技来简化复杂的新闻制作。最后,提升专业人才的智媒素养至关重要,强化对生成式AI的应用与训练,以适应这一新兴的新闻生产模式。
在享受AI技术带来的便利时,我们更要清醒认识其潜在的风险与挑战。只有在充分理解与把握生成式AI的特性基础上,方能顺利引导短视频新闻行业在智能化的浪潮中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