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智一科技旗下智猩猩、智东西共同发起的2025中国生成式AI大会(北京站)「GenAICon 2025」在北京举行。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峰会之一,中国生成式AI大会已成功举办三届,今年更吸引Google、万兴科技、中文在线、爱诗科技等数十家AI领域头部企业参与,聚焦“大拐点 新征程”主题,通过主题演讲、成果展示、圆桌论坛等形式,深度解构DeepSeek等技术变革趋势,全景呈现深度推理模型、多模态模型与世界模型、AI Infra(AI基础设施)、AIGC应用、AI Agents(智能体)、具身智能等领域的生成式AI的突破性进展。大会同时被纳入北京市“智领未来”人工智能系列专项活动。
大会聚光灯下,AI产业发展落地的路径渐次清晰。其中,应用层深度融合场景,正在加速创新突破。AIGC软件A股上市公司万兴科技在大会中发布了一段90秒由AI赋能创作的视频,展示了其旗下万兴喵影AI图生视频等亮眼功能,生动诠释“让世界更有创意”的理念。爱诗科技分享了PixVerse通过技术普惠机制,助力各行业释放AI视频在短剧制作、游戏开发、数字营销等场景的商业价值。这些创新案例与传统短视频创作的繁琐流程形成鲜明对比。
与应用层创新形成呼应的,是底层技术的攻坚突破。DeepSeek在年初的异军突起,成为中国AI领域的关键拐点。该模型通过“效率优先”的创新路径,以及开源模式,在国内掀起了模型部署和应用接入的热潮。此外,Manus的爆红让AI Agent产业迎来爆发契机,推动人工智能从“工具时代”迈向“协同时代”。
技术与应用的协同突破,正驱动产业生态加速扩张。《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49亿人,已占整体人口的17.7%。另据《2025生成式AI趋势报告》预测,未来5年70%短视频内容将由AI辅助生成。此外,据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到2028年,至少15%的日常工作将通过智能体自主完成,33%的企业软件也将包含智能体。
产业东风吹拂下,AI正撕掉“炫技”标签,化身千行百业的效率引擎。从文案创作到图像生成,从视频剪辑到演示文档制作,生成式AI已悄然成为人们的创作和生活伙伴,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与职场协作场景,成为不可或缺的数字化生产力工具。在这场科技浪潮中,国内企业已在迅速行动,其战略布局也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
此次亮相的万兴科技早在2024年年初推出国内首款音视频大模型万兴“天幕”,同时“集众家之所长”,近年完成微软Azure OpenAI-GPT、百度-文心一言、Minimax-海螺、阿里-通义万相、DeepSeek-R1等能力的接入,赋能旗下各类数字创意软件产品,提升用户智能化、创意化的创作体验。
从主会场万兴科技90秒AI图生视频的惊艳亮相,到爱诗科技用PixVerse重塑内容创作的产业逻辑;从DeepSeek大模型在各类应用中的快速落地,到Manus智能体引爆的“协同时代”变革,2025中国生成式AI大会正上演着一场虚实交织的科技发展大戏,同时也表明,真正的AI拐点,不在实验室的参数数据中,而在创作者们用AI创作的数字内容里,在千行百业的应用所形成的生产力跃迁中。